(一)衣服款式
清代以后,衣料一般以土布为主,颜色仅有白、蓝、黑、红、绿几种。男子夏衣多为上身蓝色,头罩白毛巾。上衣为对襟,下衣为宽裆裤,扎腿带。公务人员与商人穿长袍,戴礼帽或瓜皮帽。冬季一般都穿皮衣,农民为白茬,市民多挂布面。
女子穿杂色衣,有大襟,缀桃花扣。二十岁以内,穿红着绿;二十岁以上着素色;三十岁以上多以青色为主,除喜庆宴席外,很少穿绸缎。民国初年,机制棉布问世,人们开始穿细布,花色品种也趋于多样化,有卡叽、平纹、斜纹市布、花达呢、白洋布等,服装仍以上衣对襟、下衣宽裆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实行棉布、棉花供应制。20世纪50—60年代,机关干部一般男性着深蓝、藏青、灰色中山装制服,城乡女子多穿素淡小花上装,男女下装同为一色。妇女中偶有穿大襟袄者,但不多见。“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年男女以穿草绿色军装为时尚,尤以男子为多,而且有部分系腰带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军装逐渐淘汰,流行灯芯绒衣裤,时间极短。后又流行蓝毛哗叽、的卡、的确良等,化纤衣料风靡一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不仅给经济等领域带来了生机,也为居民衣着结构的更新创造了社会环境。初期,青年男女中流行喇叭裤、筒裤,上着西服,中老年男子仍穿中山装;中期以后,皮毛服装增多,皮制服装有皮夹克、毛皮大衣、半大衣等,纯毛、涤毛、呢子等中高档布料也为普通人家所问津。衣服款式、布料花色、品种各异,绮丽多彩,新潮时装不断涌现。特别是青年中时髦服装屡见不鲜,式样有牛仔服、夹克衫、T恤衫、连衣裙、套裙、羽绒服、风衣、呢子大衣等,中老年人尤其流行三紧服,纯毛、驼毛、兔毛、羊绒、马海毛等高质毛绒线编织的毛衣、裤也极为普遍,城乡居民追求潇洒、大方已成为时尚。
(二)鞋帽式样
乌兰察布盟当地居民,尤其是乡村农民的鞋子,绝大多数是由自家缝做的实纳帮千层底布鞋,冬季为御寒,有穿“毡疙瘩”的,解放初期也多为这种式样,穿“毡疙瘩”者,多数是外出赶脚或干部下乡。20世纪60—70年代,鞋子式样增多,冬季有大头鞋、翻毛皮鞋、灯芯绒布棉鞋;夏季穿凉鞋、春服呢松紧口布鞋、一根带布鞋;秋季穿三接头皮鞋、蓝、黄色胶鞋。20世纪80年代以后,鞋子质量以牛皮制革为主,有围靴、校靴、半高马靴、男女高低跟鞋,女子以着紧身服加各色高跟鞋为美,后又流行旅游鞋、踏雪鞋、皮制凉鞋,家庭备有拖鞋,质地有塑料、布、皮、剪绒等。
乌兰察布盟地区的传统帽式主要有毡帽、狗皮帽、蓝布帽,乡村妇女多以蓝布巾罩头,也有用狐皮制的帽子。“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戴军帽为时髦,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除流行军帽外,种类有鸭舌帽、剪绒皮盔、布盔棉帽、用毛线编织的瓜壳帽等,多数青年人冬季不戴帽子,只围围脖即可逾冬。童帽式样很多,有布帽、线帽,多以卡通图案点缀。袜子由过去的自制棉布袜、毛织袜逐步变为尼龙袜、晴纶袜、丝袜、棉线袜。
(三)装饰
旧时佩戴首饰的多为中、老年妇女,有银、玉手镯、耳环。“文化大革命”时,被当作“四旧”予以破除,继而出现男女老幼皆佩戴毛主席像章的社会风潮,质量有铝、瓷等。“文化大革命”以后,自行取消佩戴主席像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年男女佩戴首饰也逐渐增多,妇女多以金、银、玉器为装饰,有黄金、白金、沙金、镀金、银玉戒指、耳环、项链、手链等。男女着西服打领带佩领夹者也很多。20世纪50年代戴手表的极少,以后城乡逐步普及,一段时间内极其流行高档进口手表,如梅花、大小英格、西铁城等品牌较多见,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趋于物美价廉的电子表,石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