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四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就要结束了。受主办单位委托,由我来作会议总结。下面,我从两个方面简要总结本届学术年会的情况:一是关于会议的总体评价,二是关于会议研讨内容的概述。
一、关于会议的总体评价
本届年会学术气氛浓厚,与会专家学者持论严谨、发言踊跃、交流深入,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一次成功的全国性的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议。具体体现在:
第一,本届年会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非常关心年会筹备工作,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办好本届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多次听取汇报,不仅对会议的组织筹备悉心指导,还到会讲话。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继伟原定到会致辞,因有其他重要公务,专门委托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到会致辞。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本届年会成功举办和年会作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本届年会准备工作很充分。一是征文开展顺利。今年5月,发出征文通知后,除中国地方志网、《中国地方志》期刊网刊载外,北京、上海、湖北等10余家省级地情网站与中国社会科学网、近代中国研究网等学术网站纷纷转贴,扩大了本届学术年会的影响。同时,我们还邀约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部分地方志老专家共30余人撰写稿件。二是各地热烈响应。围绕本届年会征文所列议题,浙江、安徽两省各组织撰写论文30余篇,并分别于8月召开第四届浙江方志研究论坛、11月召开古代方志名家学术研讨会,会后大多数论文都作为征文向年会投稿。这种模式有力保障了年会的研讨质量,具有示范意义,今后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本届年会共征集论文162篇,是历届年会征集论文最多的一次。三是论文匿名评选。10月,专门邀请4名在方志类论文评审方面富有经验的专家,对论文进行匿名评选。共评选出参会论文82篇,这些论文已汇编成册,未入选的论文也以存目的形式附在汇编后面。会后,参会论文将结集出版,请各位代表回去后参考点评意见抓紧修改。
第三,会议气氛热烈、内容充实。历代编修的志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本届年会确定以“弘扬方志文化,发掘历史智慧”为主题,会议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学术性较强。本届年会有120余人参加会议,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来宾90余人,以及列席会议的浙江省地方志学会、浙江省市县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代表20余人。两天来,围绕中国历代方志整理与研究六个方面的议题,会议采用大会交流与分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大会发言10人次,分组发言65人次,相应的分组点评65人次。在分组交流环节,第一组围绕方志与核心价值观、方志纂修与比较两个议题展开讨论交流,侧重于解读方志文本及其蕴涵的价值观;第二组围绕方志发展史、方志学家及其思想两个议题展开讨论交流,侧重于梳理方志及方志思想的演变;第三组围绕方志收藏与整理、方志开发利用两个议题展开讨论交流,侧重于方志的传播与利用。从本届年会的效果来看,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热烈,在交流历代方志整理经验,研讨方志理论研究的同时,建立联系,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共同进步。
第四,本届年会得到了会议承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为了办好本届年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倾注了很多心血,后勤服务工作细致、扎实,在会议材料准备、会场安排、会务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作了精心安排,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在此,我代表主办单位提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关于会议研讨内容的概述
本届年会紧扣“弘扬方志文化,发掘历史智慧——中国历代方志整理与研究”这一主题,围绕六个方面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关于方志与核心价值观。志书是记录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上较为稳定的价值立场、价值主张、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深入挖掘方志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届年会有5篇论文专门围绕这一议题进行论述。一些代表认为,通过对历代方志文本的解读,分析方志文本与核心价值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通过阐释方志在历史上的多元面相及对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反映和施加影响的内在机理与路径,为当下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内涵的认识,以及将这一认识推行到修志实践,提供了学理基础和历史借鉴。潘捷军先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全国各地当前二轮修志所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以唯物史观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修志工作的一些经验。任根珠先生介绍日本人编纂的《中国分省全志•山西省志》《山西大观》两部志书,揭示日军将志书作为侵华的工具与“向导”的阴谋,提出编纂《中国通志》以及二轮续修志书要有忧患意识的主张。
关于方志发展史。系统梳理和研究我国方志发展史,是加强方志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届年会有13篇论文涉及这一议题。有的认为,发展史的研究具有杠杆作用,它最能够体现在各历史阶段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各时期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时代背景、内容、方法,最终有机发展地反映出学科概论所应综合的理论观点,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文章还专门讨论了上海、江西、广东、四川、甘肃等一定区域的方志发展史,为厘清历代方志发展的历史与脉络提供了基础。陈泽泓先生以广东旧志编修为例,揭示方志发展史研究的一些历史节点问题,为深入发掘整理方志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关于方志纂修与比较研究。方志记述的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比较和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方志纂修的发展变化,对正在进行的修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届年会有24篇论文涉及这一议题。这些论文通过对明正德、崇祯《瑞州府志》,明嘉靖、清雍正《江西通志》,《大清一统志》,清雍正、光绪《畿辅通志》,民国《歙县志》《香山县志》等志书文本的比较和分析,深入阐述其体例、篇目、内容、文献资料、文本特色与历史价值。王大文先生运用内阁大库档案等史料,考察初修《大清一统志》的纂修过程,对前人纂修大型志书的经验作了系统总结,为当今编修大型新方志提供有益借鉴。汪毅先生以民国时期英国传教士汉明灯编修《广汉县志略》为例,认为志书不仅有文献价值,而且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关于方志学家及其思想研究。历代方志学家的方志理论及思想传承至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当前修志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届年会有14篇论文涉及这一议题。这些论文分别对李兆洛、戴震、章学诚、孙星衍、缪荃孙、陶澍、梁启超、张国淦、黄炎培、黎锦熙等方志学家的方志理论与思想进行了专题研究,有的还对家族与修志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讨,进一步厘清了历代方志学家思想的传承与演变过程,深化了对历代方志学家及其修志思想的认识。邱新立先生深入阐述了李兆洛的方志思想,认为李氏以“通儒”的学养参与修志,并将其治学方法和学术思想溶于修志实践,形成了独到精辟的方志思想。梁滨久先生认为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是方志学的经典,学界对其经典价值的认识及对其思想理论资源的挖掘尚有不足,深入开展地方志性质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借鉴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
关于方志收藏与整理。现存历代方志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其收藏与整理研究一直都是方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这一问题的论文有16篇。这些论文分别对北京、山东、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的旧志收藏与整理情况作了系统介绍,就志书整理过程中的点校、出版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的建议,旧志系统整理工作应当集合大型图书馆、地方政府和有长期文献整理经验、有能力整合资源的权威出版机构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协商,谋求解决之道。谭烈飞先生以北京旧志整理为例,提出点校整理与研究、出版相结合,有序推进和重点攻关相结合的旧志整理方法。胡训珉先生从整理《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实践出发,认为整理与研究民国志书有利于我们继承方志编修传统,提出当前修志机构应当设置编纂人员聘用标准与修订志书编纂规范的建议。胡玉冰先生以陕甘宁三省特别是宁夏地方旧志校注为例,指出对旧志进行规范整理,需要全面了解整理对象,对其编修者、编修经过、主要内容、文本的语言风格、版本传世情况等要深入研究,以便选择最佳底本,准备合适的参校文献,制定规范的整理方法。
关于方志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方志文化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提升方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届年会共有10篇论文探讨这一议题。与会代表就深入挖掘方志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开发利用的途径等交流了认识。有的认为,应当使方志工作机构成为推动城乡文化建设、培育地方历史记忆方面的重要基地。有的提出,在二轮修志快要完成之时,抓好志书开发利用,更是当务之急。顾晓红女士用案例分析志书在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环境整治、爱国教育、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证了志书开发利用之必要和紧迫。王翠女士通过对志书中关于14至16世纪宁波旱灾资料的深入挖掘,总结旱灾发生的原因及规律,并提出以客观的态度编修志书的建议。董瑛先生等以天一阁所藏旧志记载的大量廉政史实为中心,认为旧志利用可以结合具有现实价值与时代要求的反腐倡廉题材,挖掘、整理中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推进方志文化与廉政文化的融合发展,服务和推动廉洁政治建设。戴鞍钢先生通过从志书中挖掘的城镇交通、物产、商贸等历史素材,分析其在小城镇发展演变中的历史轨迹,旨在为当代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思考与借鉴。颜越虎、沈松平两位先生分别对乡镇村志编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方面指出乡镇村志因其数量众多与独特作用,将成为今后全国地方志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另一方面认为乡镇村志的记述内容微观而具体,可弥补省、市、县志记载的不足,在编修中应遵循以微观记述为主、突出地方特色等原则。
同志们,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是地方志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从2011年规范序列开展以来,算上本届年会,已成功举办四届。今后,如何进一步发挥学术年会的作用,在选题和组织上有新的举措,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希望大家对学术年会更好的举办提出宝贵建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应该是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之家,期望大家共同参与、共同繁荣发展方志文化,共同加强理论研究建设。最后,我代表主办单位感谢大家来参加会议,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全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