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图像乌兰察布 > 人物

都贵玛:草原额吉南国母亲

发表时间:2017-01-20 06:37:55来源:感动内蒙古人物网 保存打印关闭

QQ图片20170202063717.png

都贵玛,64岁,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字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1961年,他成为抚养上海3000孤儿的草原母亲之一。80年代全国三八红旗手,曾出席全国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和先进生产者。2006年首届内蒙古“感动草原——十杰母亲”之一,2006年第二届中国“十杰母亲”荣誉称号获得者。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提名奖获得者。

在美丽的杜尔伯特大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拥有草原一样宽广和博大胸襟的老人,她用爱心和行动谱写了生命的乐章。

她就是草原额吉、南国母亲——都贵玛。

谁也不会忘记那个特殊的年代,谁也不该忘记草原上曾经发生的那一幕感人的场景。1961年,受周总理的重托,3000名上海孤儿被陆续安排到内蒙古大草原接受抚养。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26名上海孤儿被送到杜尔伯特大草原,当时年仅19岁的姑娘都贵玛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他们的任务。在这个由年轻的未婚姑娘和26个呀呀学语的孩子组成的大家庭里。都贵玛就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临时妈妈。

一个19岁的未婚姑娘,从喂奶、喂饭到护理孩子拉屎撒尿,都贵玛用那双勤劳稚嫩的双手,将孩子们从头到脚收拾得干净利索。只要有一个孩子生病,不论什么时候,不管外面天气如何恶劣,都贵玛都会跳上马背到医院去,一刻也不敢耽误孩子们的病。人们常常见到年轻的她在深夜里骑着马,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被草原饿狼围堵的危险,奔波几十里去找医生。

在都贵玛的悉心照料下,这群来自南国的孩子们熬过了草原上的风霜,抗住了北方的寒冬,他们中间硬是没有一个挨饿受冻的,一个个都长得结结实实、健健康康的。直到半年后,26名上海儿童全部被当地的牧民领养,都贵玛才离开这个临时托儿所。

有了这样一回当“国母”的经验,都贵玛成长得很快,她的思想境界有了很大的飞跃,对此,我们可以从她以后所做的无数件好事、善事中去追寻她的成长轨迹。

千百年来。杜尔伯特草原一直处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的状态。不少牧民年纪轻轻便百病缠身,临盆分娩更是横亘在妇女面前的一道“鬼门关”。多少孕妇因此而痛苦一生,有的甚至命丧黄泉。

1974年,都贵玛报名参加了旗医院的学习培训,接受现代医学知识洗礼。对于文化基础极差的都贵玛来说远比战暴雪、斗狂风困难得多。为了学会这些复杂难懂的医疗知识,她每天都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就这样,她一边放牧一边学习,方圆一百公里的妇科大夫都被她请教了个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都贵玛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十几年来,她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把“鬼门关”变为“通途”。都贵玛也因此成为当地妇女心中的“保护神”,得到了当地群众衷心的爱戴。

都贵玛自己家境并不宽裕,但她却长年累月地侍奉着非亲非故的巴图道尔吉老人,还时常帮助周围贫困户的子女缝衣做饭、资助上学。

1980年,年仅4岁的孟克吉亚兄弟不幸失去了父母。看到两个无孩子依无靠,都贵玛再次张开了草原母亲的怀抱,二话没说便把他们接回自己的家,让两个孩子重新得到了母爱的呵护。都贵玛象对待亲儿子一样,不仅供这两个孩子上学,还送他们参军,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年年岁岁,她含辛茹苦用无私的母爱抚慰了孤儿们心灵的创伤,也以自己的品行和魅力激励着他们奋发向前。

随着年龄的增长,都贵玛老人患了严重的白内障,有人劝她做手术,她却说:“年纪大了,不用做了,省点钱还能帮助几个贫困学生。”她收养过的儿女看她孤苦一人,生活不方便,想接她到城里居住,都被她一一谢绝了。

都贵玛老人从来不求回报,也不愿给人添麻烦,甘愿清贫度日。她帮助乡亲们花了多少钱,连她自自己也说不清。她住的小屋里至今都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部老式望远镜陪伴了她几十年,寂寞了,她就用望远镜望望远处的天空、草原。

如今年过花甲的都贵玛老人虽然步履蹒跚,但还是停不下忙碌的脚步,牧羊、拾粪,只要力所能及的活儿,她都会主动去做。她不愿离开草原,她要继续守护这片绿色天地,能和乡亲们相濡以沫地和谐生活在一起,她说她很满足。

她是草原的额吉,南国的母亲,她用善良滋养了那个年代的孤儿,又用真情和温馨,连接起南国和草原这条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心路,她的爱心之路从遥远走到现在,又从脚下伸向远方。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