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建置区划

兴和县的历史简况

发表时间:2017-05-07 13:55:12来源:《兴和县志》 保存打印关闭

兴和县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古代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每当改朝换代或战争时期,兴和既是屯兵之地,又是必争之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在相邻之丰镇、怀安之下。战争一旦结束,大都放弃管理。人口流亡、住户稀落,以元朝为例,兴和路辖四县一州,仅有户数8973户,39495人。兴和境内虽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到各个朝代设置过路、府、州、县等建制,川源城邑之迹颇多,但没有固定名称,也无固定城址。县名“兴和”两字,是从元朝“兴和路”沿用来的。兴和县正式设置是中华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至今未变。

约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尧统一中原各部落后,让位于舜,分天下为十二州,凡恒山及石岭关以北隶属并州,今兴和县位于并州。夏、商(公元前2140~公元前1066年)设九州,今兴和县属冀州管辖。

西周时期(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周武王认为冀州辖域过大,分冀州为幽、并二州,今兴和县属并州管辖。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今兴和县为代国西北部。赵国国王赵简子死后,赵襄子继位后不久,以宴请代王为名,把代王骗到赵国,杀死代王和侍从,吞并了代国的土地,今兴和县属赵国的代郡,并在今县城东设延陵城。据《方舆纪要》述“延陵城在大同府东北塞外,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个县”。古城址在今大同夭乡所在地,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孝成王十八年,延陵君率领卫队随从信平君廉颇帮助魏国攻打燕国”就在此地。当时延陵城是建制完善、实力雄厚的一个县。

秦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吞并了赵国等国家,全国施行郡、县制,置三十六郡,北部边塞设代郡,今兴和县位于代郡的北境。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承秦制,仍设郡县,今兴和县置且如县(亦作沮洳县,下同)、延陵县,隶属代郡。且如县为代郡中部都尉治所在地。《汉书·地理志》记:“且如县有于延水”。又曰“于延水东南流,经且如县故城南”。据《大同府志》记“于延水就是今东洋河,由五禄户滩发源,南经八甲夭,屈而东,径碾房夭,所谓二道河”。按《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古于延水发源于今兴和县五股泉一带,且如县城在今后河北岸、台基庙乡一带。

公元25年~220年,东汉时,且如县废,地弃于长城外,汉末被鲜卑族占据。鲜卑族兴于大兴安岭,逐渐向西南迁移。《北史》记载:鲜卑族宣帝南迁到大泽,意于继续南进,还未前进,昏厥死于且如。桓帝时,檀石槐在匈奴故地建立起东西14000里,南北7000余里的军事行政大联盟,立庭于弹汗山、啜仇水上。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弹汗山即今兴和县城关镇东大青山,啜仇水即后河。

公元220385年,魏晋时,今兴和县境仍被鲜卑族所据。公元220年拓跋鲜卑酋长力微率部居长川城达三十九年后,迁于盛乐(今和林格尔境内)定都。当时三国的魏与鲜卑族和好无战争。晋朝时,鲜卑昭帝拓拔禄官立把国分为三部分。昭成帝拓拔什翼建国继位后,通过征伐,统一了鲜卑各部,为北魏建立王朝奠定了基础。

公元386年~581年,北魏登国元年七月道武帝拓跋 迁都大同,十二月正式称帝,国号魏。下设州、郡、县。于兴和县南界和今阳高县一带设高柳县,隶恒州的高柳郡,今兴和县南部属高柳县管辖。为了防御柔然族的侵袭,在漠南建立一系列城镇,筑城屯兵,委任镇将率兵防守。太和中年,在高柳县的北部边界置柔玄镇,及长川城。柔玄镇为北魏北部沿边设的六镇之一。按《中国历史地图集》标记,柔玄镇在今兴和县与尚义县交界处,即台基庙乡村南、平顶山西南一带。长川城在于延水发源地附近。《北史》和《魏书》多处记载了北魏皇帝到今兴和县游览和带兵打仗的史实。早在晋太和十八年,高祖就到过柔玄镇。

齐时,今兴和县为敕勒人游牧狩猎之地。

敕勒族,即战国秦汉时期居于北海(现贝加尔湖一带)“英勇敢战”的一支游牧民族丁零族,南方人也称它为高车族。他们不堪忍受匈奴奴隶主的残酷统治,逐渐南移。到公元923年,就有丁零族兵“屯代郡、以对付匈奴”。五世纪二十年代,北魏王朝又从贝加尔湖畔迁来数10万敕勒人,安插到漠南“东至濡源(今河北省丰宁县西)西及五原阴山、竞三千里”的广大地区。从此辽阔富饶的漠南也成为敕勒人聚居的地区,其中柔玄镇更是敕勒人游牧狩猎重地。

隋朝(公元581618年),兴和南部属雁门郡云内县,北部被突厥族占领。为突厥族游牧狩猎地。

唐朝(公元618907年),兴和中部以南隶属云州,为了防御外族入侵,在今兴和县南境设榆林城,屯兵防守。榆林城在大同府东北边墙外。距新平堡三十里。由此界定,榆林城当在今兴和县店子镇和白家营之间。现在城垣虽已废毁,但残基仍存,城周约三里多。当地人称这一带滩地叫榆林城滩。黑榆林,也有人叫榆林县滩,唐末今兴和县被契丹族占领,在北境设单于都护府,并在这里放牧。

公元9071125年,契丹族建立了辽国,设道、府、县,今兴和县属西京道奉圣州。置长青县,在今县境南。辽景宗帝、兴宗帝屡到鸳鸯泺即今鸳鸯河狩猎,游览。

金代(公元9601279年),金灭辽后,完颜氏设路、州、县,改西京道为市东部。新城在今台基庙乡一带。现在台基庙南小土城附近有一座古城,城围二里多,城墙是土筑的,因此叫小土城。当地村民曾多次在这里挖出故器物,多系宋元时期所制,与集宁故城发掘之物相同。抚州镇是屯兵之地。金将帅大臣屡到抚州巡视。承安元年十月,帝传旨选亲军八百人镇守抚州,并命左承相到北京,签书让枢密院完颜匡行院于抚州。次年三月,命尚书户部侍郎佩带金符,行六部尚书职权到抚州巡视。明昌六年十月,帝命尚书左承谷衡选亲军、武卫军各五百人到抚州,并给钱五百万。金抚州是个屯兵重地。

元朝(公元12061368年),在兴和北境置威宁县,故地在今台基庙乡所在地。东北属高原县管辖,隶中书省兴和路。中统三年,以郡为内辅,升隆兴路中管府,建行宫,户8973,人口39495,领县四:高原、怀安、天成、威宁;州一:宝昌州。《新元史·地理志》有所补正,“中统三年,以州为内辅,升为隆兴府,至元四年,析隆兴府,自为一路,行中管府事。至大四年,隆兴路为源州,隶中都留守司。四年罢留守司,复置隆兴路,领中管府事,改隆兴路为兴和路”。元朝原计划在兴和路兴建中都,做为上都(正蓝旗五一牧场)至大都(今北京市)之间重要都城,正在兴建过程中停止。其遗址在今张北县的九连城,所以当时就比较出名,史籍多有记载。高原县即柔远县,与兴和路总管府同在一处,它的东北为宝昌州。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洪武3年(公元1730年),大将军李文忠下兴和,进兵察罕脑儿,活捉平章政事竹贞,在兴和设府。四年废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夏四月,都督蓝玉败元兵淤白酒泉,遂拔兴和。洪武三十年设兴和守御千户所。明永东十二年(公元1414年)夏四月,成祖朱棣驻扎兴和,大阅兵,颁军中赏罚号令,设传令证功官。十七年(1419年)春二月,兴安伯徐亨备守兴和、开平、大同。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阿鲁台进犯兴和,都指挥王焕战死。二十一年,阿鲁台攻打万全,成祖亲征阿鲁台到西洋河,阿鲁台望风而逃。当时守御千户所移到宣府(今宣化市),兴和成为宣府卫城,所辖之地抛弃。兴和千户所设在张北县,管辖今兴和县境。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在唐朝旧戍址置榆林县。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英宗帝朱祁镇到北部边垂打猎,发现各卫所十有五空虚,因而全部搬迁,榆林县废。在明朝,兴和是明军与元兵相互攻杀的前沿阵地。为阻挡元兵铁骑,大规模修建长城,今兴和县的高庙子、南湾、店子,仍可看出长城当年的英姿。长城内外隘口,都建边御敌设施,内堡外墩尤伟壮观。尤以新平口、马市口为最大,也是元、明蒙汉交易茶马之集散地,在第一条长城北还修有“二道边”,途经今兴和县的高庙子、大同夭、张皋。其后为蒙古驻牧,隶察罕小王子管辖。禁止汉人携眷属贸易耕种,于是逐渐成为人烟稀少,野草茫茫的游牧狩猎之所。

清朝(公元16441911年)。初年今兴和县属蒙古族察哈尔正黄、正红旗放牧地,往南是太仆寺牧场(今丰镇红砂坝一带)。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为察哈尔蒙古部之驻牧地。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以土地宽阔空旷而招民垦种。划归直隶(今河北省)宣化府张家口厅理事同知管理。土地大量垦放,长城以内山西、河北的等地汉族人口大量移入今兴和县,世代劳动繁衍,变客籍为土著,土地利用方式也逐渐由牧为农。随着汉族人口的大量增加,负责管理汉族行政事务的机构相应建立。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大同镇总兵李如拍奏请:“山西口外多矿产,山场聚匪闹事,张家口厅鞭长莫及,请设卫所,配备官员,进行弹压稽查。”当年经山西巡抚觉罗石麟奏准,在新平口外三十里高庙子设丰川卫。又在得胜堡口外二十里的新城子湾设立镇宁所,隶大同府。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经山西巡抚阿里衮奏请,将丰川卫和镇宁所合并,改设丰镇厅,以大同府阳高通判移驻管理。兴和为丰镇厅辖区的东部。只在二道河镇(今城关镇)设巡检一员。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在高庙子置巡检司。乾隆30年(公元1765年),经察哈尔都统奏请,将太仆寺牧场移出,空出从兴和东境到丰镇市巨宝庄以西,全长二百里地方,招民认垦。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将丰镇厅通判一职改为同知。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巡检司从高庙子迁到张皋。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改为抚民同知,隶归绥道。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在现城关镇置二道河巡检司。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以垦地旷广,析丰镇厅东境置兴和厅,厅治设二道河镇。山西太原府同知移驻,任兴和抚民理事同知,为口外十二厅之一。隶山西归绥道。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9月)。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兴和厅为兴和县,县治设在二道河镇,设知事,隶绥远省。民国3年(公元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行政区管辖。在张北设兴和道,管辖兴和等11个县。民国14年(公元1925年),兴和、丰镇、凉城各划出一部分地区,置集宁设置局。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兴和县已有16938户,92681人。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绥远省,兴和与绥东四县(丰镇、凉城、集宁、陶林)一并隶绥远省,兴和为绥远省最东的一个县。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兴和县总人口67069人。民国26年(公元1937年),“七七”事变后,兴和沦陷,属日伪组织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管辖。民国34年(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兴和第一次解放,隶晋察冀边区察北专区。民国35年(公元1946年)4月,归察南专区。民国3537年(公元19461948年),国民党占据。兴和县有20816户,110980人。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89月,兴和第二次解放,国民党统治兴和的历史彻底结束。兴和隶归绥远省管辖。1954年撤销绥远省,兴和县随省并入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划归乌兰察布盟管理至今。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