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1875年)以前,四子王旗工业除带有原始性质的乳品加工外,仅有少量银碗、鼻烟壶镶嵌、佛像雕塑、乳酸揉皮、制毡等民族小手工业。随着“垦务”的合法和扩大,大批荒民拥入草地,皮毛、泥瓦、金银首饰镶嵌、画工、木铁匠等小手工业逐渐增多。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各类手工匠人110人。1949年,工业产值为24.6万元。
1949~1953年,该旗个体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3年末,个体手工业达370户,从业人员492人,产值46.4万元。
1954~1957年,为私营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旗绝大多数个体手工业者走上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化道路。到1957年,全旗建立手工业社(组)23个,社员376人,产值64.9万元。
1958年,随着全国工业生产大跃进,全旗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旗营工业达52家。其中地方国营17家,合作社营13家,手工业社(组)10家,城镇个体手工业仍保留有12家。此外,各人民公社都创办了不同规模和数量的社办企业。生产门类涉及到电力、煤炭、矿业、机械加工与修造、化工、建材、木器、造纸、纺织、服装、皮革、食品、粮食加工、印刷、文教艺术品、炼铁等。开展了群众性的找矿活动,新发现了铜、钨、铅、褐廉石、绿柱石、镍、天青石、水晶、云母、煤、石膏等近百种矿藏。1959年,工业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357.4万元。
60年代初,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一些企业调整下马,对皮毛、机械修造、木器、印刷、糕点、酿造、粮食加工、肉食品加工、农牧机具以及铜、芒硝等企业加以巩固。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旗迅速掀起,企业也受到了冲击,生产经营经常处于半停产状态。全旗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仅存机械修造厂、皮革厂、印刷厂3家。70年代初,工业经济逐渐恢复,新建或恢复的企业有天青矿、化工厂、发电厂,手工业企业有木器厂、铁业社、皮毛社、综合社、芒硝矿、云母厂、水泥厂等。
80年代初,全旗工业企业总数发展到54家,其中国营14家,集体40家(含农牧区人民公社工业24个),干部职工3023人。此外还有22家个体工业。1980年,工业总产值1220万元,是1949年的50倍。8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了以采矿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两大支柱产业,以萤石、黄金、皮毛、肉食品加工冷藏、粮油加工、机械修造为六大骨干企业,以小型建材、农牧机具修配、食品饲料加工、轻纺服装、民族用品及二轻工业为补充的国营、集体、乡镇、个体工业一齐上,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工业格局。
80年代末到90年代,全旗工业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前进。1990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5家,职工2134人;二轻集体工业企业15家,职工713人;其它集体所有制企业6家,乡镇企业30多家。此外还有一部分城镇个体联办、校办小企业和“五七”厂。1988年,推行企业第一轮承包,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产值3020.7万元。其中:国营工业占48%,集体工业占24%,乡村办、联办、校办、个体办等工业占28%。1990年,主要产品产量:黄金3309两,萤石40 246吨,地毯1508平方米,服装10.9万件,皮毛制品72吨。
1992年,为发挥企业集团优势,减少内耗,开拓市场,将全旗主要国营、集体工业企业组成萤石、黄金、建筑建材、绒毛、皮革、边贸、服装、食品八大松散型集团公司。
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全旗工业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通过二轮承包、改制、改组,分别采取了拍卖、破产、股份制、租赁等整合措施,基本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到2004年,全旗个体工商户4834户,从业人员8738人,年营业额54 518万元,交纳税费855万元。其中:采掘业13家,从业人员534人;制造业39家,从业人员852人;建筑业5家,从业人员625人。全旗工业总产值达到68 02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49 693万元。
本志书文字版本,请点链接:http://116.113.96.251:8080/login.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