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察哈尔右翼后旗人民医院
察哈尔右翼后旗人民医院组建于1954年。建院初期名为卫生院,时有医务人员15人、房屋20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病床5张。院内设医疗股、防疫股、妇幼股。卫生院开展简单的门诊出诊和防疫、妇幼保健、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又配备了三折手术床,骨科器械、显微镜、消毒锅和一般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能开展简单的外伤包扎和门诊小手术。1958年,旗卫生院改称旗人民医院;同年,化验室开展工作,并能进行阑尾切除术和剖腹产手术,医院工作重点由预防转为以医疗为主。1961年,设立放射科,配备200mAX机1台,开展放射业务,正规病床增加到17张,医务人员发展到28名。1964年,实行12小时门诊制度,便利了病人就医。1966年,旗医院共诊治病人29746人次,住院治疗734人、手术119例,病床周转率达到78%。1967年,旗医院分设内儿、妇外2大科和制剂室。
1967年,防疫站、妇幼保健所、旗人民医院合并成立了察哈尔右翼后旗人民防治院。1970年,重新分设,恢复了原来建制;同年8月,天津“6·26”医务人员20余名下放到旗内,充实到旗医院和基层卫生院,医院开展了五官科手术。1971年,随旗人民政府驻地搬迁,在白音察干镇新建砖木结构房屋500平方米22间。1972年,配备救护车1辆,心电图机1台,开展心电图的应用。1973年,人员增加到37人,床位增加到35张
1984年,新建门诊楼940平方米共32间。1989年,配备了B超机、300mAX光机。医院设内儿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五官科、急诊室、手术室、医技科、放射科、检验科、药械科、心电图室、B超室。
1990年,旗医院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医院”复验,全院甲级病历达到70%以上。1997年,新建1770平方米病房楼1座。1998年,根据等级医院要求,医院对科室设置进行了调整。设置了院办政工科、财务核算科、业务后勤科、医务科、护理部、妇产科、预防保健科、信息管理科、公费办公室、内科、儿科、外科、药械科(中西药房,药库)、中医科、五官科、麻醉手术科、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康复科、急诊科、注射室、门诊处置室、病案室、供应室。开展了创建“爱婴医院”活动;年底,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爱婴医院”专家组的评估,创建为“爱婴医院”。199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二等乙级医院”验收。2000年,医院病房楼投入使用,医疗用房面积达到4595平方米,病床100张。内部设有中心供氧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和悬吊式输液架等先进设备,并配有保健病房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院区80%的面积绿化和硬化。
2000年,医院共有职工105人。有专业技术人员9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62人。医院大型设备有潘太克斯电子胃镜,日本岛津B超,日本光电全自动血球仪,西班牙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尿十项分析仪、300mAX光机、脑电图、多功能心电检测系统、多功能手术床、全身麻醉机、电动牵引床、多功能电脑治疗仪、眼科裂隙灯、牙科综合治疗仪、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等。
二、察哈尔右翼后旗中蒙医院
1974年10月,建立察哈尔右翼后旗蒙医研究所,医务人员仅有3名。1979年,新建门诊、病房、药剂室1500余平方米,医护人员增加到17人,设立了蒙医科、蒙西医科、外科、蒙药科。1981年,蒙医研究所建筑面积达到1713平方米,人员增加到32人,业务范围扩大到4盟3市和河北、山西等省。1981年9月,察哈尔右翼后旗蒙医研究所改为察哈尔右翼后旗蒙医医院,仍属集体所有制单位。
1982年,安装1.2吨锅炉1台,开展药浴治疗工作,并配备了50mAX光机。1985年,新建6间高标准药浴室,分别新建男女盆溏各6个。1986年,创建“文明医院”;同年7月,在全区卫生工作会议上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医院”光荣称号。1987年8月,以全区先进单位应邀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40周年庆典。
2000年,在白音察干镇街道设立4个门诊部,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医院内设蒙医科、蒙西医科、蒙医特色专科、功能科(包括化验、放射、心电图、B超)、药剂科、后勤科。开放病床30张,干部职工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