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朝政府推行“移民实边”新政以来,境内便逐渐成为蒙汉杂居地区。汉民将内地兴修水利、耕作种植、开畦培垄等农业管理技术传授给蒙古族人民,把境内所没有的农作物品种和蔬菜品种带来,丰富了蒙古族人民的食品种类。同时,蒙古族人民也热情地教给汉族人民掌握气候特点、放牧技术等。蒙汉两族人民不断结下深厚友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相互影响,汉族人民学蒙语、尊蒙俗、入蒙籍、娶蒙媳、嫁蒙郎;蒙族人民学汉语、行汉俗、嫁汉郎、娶汉妻、用汉名,两族人民结成一体。到清朝后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人民已经“农重于牧,操作也如汉人了”,并由游牧变为定居,习惯了住“板申”房。汉族人民也同蒙古族人民一样,习惯穿褡裢(坎肩类服装)、着毡靴、吃奶制品。连清朝统治者也承认,他们是“相安之久”“内外一家”。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大量放垦,汉族人口逐日增多,以致牧场逐渐缩小,出现了争占牧场和地盘的纠纷,蒙汉矛盾曾一度激化。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大兴蒙族垦务。特别是从1921年起,孔祥熙开办“试验农场”,设立五大公司,几年的时间,察哈尔右翼镶红、镶蓝两旗开垦牧场数千顷,使两旗形成了旗县并存、一地两主的局面。国民党乘机制造民族矛盾,在金盆成立了自由乡、七苏木成立了忠孝乡。乡长带领乡兵将各村蒙旗苏木、浩特的标牌统统砸掉,换上了国民党自由乡和忠孝乡标牌,曾引发了蒙汉乡兵之间的兵刃磨擦。
在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团结抗日,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战斗篇章。1940年,中共陶林县委成立。为了团结各民族抗日,特别是团结蒙古族人民抗日,县委加强了对蒙古族上层的联系,反复向蒙古族人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揭露伪蒙疆政府卖国求荣的罪行,并采取减轻蒙古族各项负担等措施,使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道并肩抗日,保持血肉联系。如巴日嘎斯太的武策劳、王银万、韩布布,那日斯太的武香牛、甫那音太、武胜格、嘎瓦,巴尔陶力盖的苏利亚等,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有的为八路军游击队搜集敌伪情报,购买枪支弹药及军需品;有的掩护地下斗争,安排伤病员,保护绥中地委及陶林县委的党组织及其文件库、被服厂;有的参加了党领导的抗日救国会,投身抗日斗争;有的打入敌伪内部为抗战工作,保护了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为抗日斗争做出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察哈尔地区的阶级矛盾、国共矛盾、民族矛盾曾一度交织。1945年11月底,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蒙古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选择了争取民族彻底解放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蒙汉人民并肩投入了解放战争,除奸反叛,积极支前,粉碎了国民党的一次次军事进攻,终于赢得了彻底解放。